2024-10-16 01:31:13 3
1957年,因為不滿電晶體之父肖克利的專橫管理,年輕的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帶領六位同事從公司集體辭職,隨後創立快捷半導體。
1968年8月,不滿仙童股權激勵方案的兩人,又帶著開發專家安迪·格羅夫再度出走,在加州的一棟舊樓中創立了後來舉世聞名的英特爾公司。
成立之後,英特爾在三位技術專家的領導下研發半導體儲存器技術,並在70年代初就成為了半導 體存 儲器行業的龍頭。而後,英特爾又轉攻CPU,從此確立了此後數十 年的全球晶片霸主地位。
1992年,當英偉達以百 億美元營收站上全球晶片行業之巔的時候,可能不會有人想到,30年後,它將會 迎來即將被高通收購的命運。
9月21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高通已經與英特爾洽談收購事宜。如果洽談成功,這也將成為全球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案之一。
曾經的英特爾,在記憶體、個人PC和伺服器CPU領域,從晶片設計和製造上,都長期佔據著美國乃至於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統治地位。
但如今,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昔日霸主早已風光不再。
昔日霸主
英特爾的故事始於1968年。戈登·摩爾順路拜訪了正在家中割草的羅伯特·諾伊斯,兩人談及半導體的未來,不約而同地認為,市場對於體積更小、效能更快的儲存器有著迫切需求。儘管兩人已經在原本的公司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但仍選擇冒險創業。
創始人之一摩爾,曾在1975年提出著名的“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18到24個月會翻一番,效能也將提升一倍。
也就是說, 每過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的效能將會翻一番;相同效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每18個月價格會降一半。
這個理論一經發表,就 成為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經驗法則。幾十年的IT行業,始終遵循著摩爾定律預測的速度發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浪潮之巔》作者吳軍如此總結由摩爾定律衍生出來的IT行業產品開發規律:
1.為了不斷提升晶片效能,IT公司必須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下一代產品的開發;
2.有了這些強有力的硬體支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應用軟體就會不斷湧現;
3.摩爾定律使各個公司當下的研發必須針對多年後的市場。比如在Google內部,每一次基礎架構的升級,都要按照目前計算能力和儲存量的是被來設計,因為達到那個水平,不過是三四年的時間。
這也成為了英特爾持續進行技術研發的基石。在之後的數十年間,即使行業低迷,英特爾也在堅持進行研發投入。這種創新文化,使英特爾在高效能處理器市場上迅速佔據主導地位,更是在199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依託研發上的技術優勢,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首款微處理器——4004,開創了計算機時代的新紀元,也為個人電腦的普及奠定了基礎。此後,英特爾陸續推出了8086和80286等系列處理器,在個人計算機市場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80年代,英特爾與微軟合作,形成了Wintel聯盟,即由微軟提供Windows作業系統,英特爾提供CPU,組成個人計算機。從此,無論是出自哪家制造商的個人電腦,幾乎無一例外地採用了英特爾的晶片和微軟的作業系統。隨著個人電腦迅速普及,Wintel聯盟壟斷了全球個人PC市場,英特爾和微軟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1992年,英特爾的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
這段時期, 英特爾制定了“Tick-Tock”的生產模式 :以兩年為輪換單位,“tick年”側重晶片製造,更新晶片製程、提升工藝;“tock年”側重晶片設計,革新架構。
憑藉這種生產模式, 英特爾既能保持研發節奏,又能透過產能需求覆蓋晶圓體的鉅額投資,晶片效能和製造工藝穩定提升。
從此,兩年更新一次產品的英特爾在晶片研發之路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從45nm、32nm到22nm、14nm研發,一路水到渠成。
此外,英特爾還以IDM模式稱霸半導體行業:整個產業鏈的設計、生產、製造、封裝測試和銷售等核心環節全部一手包辦。這使英特爾能夠在競爭中快速反應,各個環節的資源都能得到合理配置,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還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也大幅縮短了產品上市的時間。
IDM的競爭優勢
依靠成熟的研發流程和IDM模式,以及近乎壟斷地位的CPU市場,英特爾佔據全球半導體行業龍頭地位數十年。
節節敗退
2006年,Mac世界大會,時任英特爾CEO的保羅·歐德寧身穿半導體淨化服,將一塊矽片遞給舞臺上的史蒂夫·喬布斯,說:"史蒂夫,我想報告英特爾已經準備好了。"
這一幕是蘋果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卻同時也是英特爾進軍移動市場決策失敗的“歷史汙點”。
彼時的蘋果公司,連換3任CEO仍深陷虧損泥潭,不得不請喬布斯出面主導大局。帶著將英特爾晶片植入蘋果電腦的想法,喬布斯親自找到了歐德寧談合作。
這一年,英特爾已經主導了世界絕大部分個人電腦CPU市場,而憑藉Arm架構在小型便攜裝置中流行的蘋果,則是最後一塊未被征服的土地。
直到2013年接受採訪時,歐德寧仍然把拒絕喬布斯的合作稱作"職場生涯中最後悔的一件事"。
他說,拒絕蘋果的原因是報價過低,數量也有限,對當時的英特爾來說是一筆並不划算的買賣。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蘋果成為了當年科技公司中的最強黑馬,第一代iPhone的銷量遠比當時預估的高出100多倍。僅僅幾年之後,蘋果在智慧手機上的收入就迅速超過了英特爾銷售個人處理器的收入。
意識到決策失誤的英特爾,也曾經試圖和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廠商合作,重新進軍移動市場。但受制於其生產的x86晶片不適用於小型移動裝置等原因,種種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 全球晶片中三分之一的產量都消耗在移動裝置上 ,失去先行者優勢的英特爾早已無力迴天。
如果說錯失蘋果的晶片訂單,意味著英特爾永遠失去了通往移動時代的船票,那麼後來接二連三與時代相悖的錯誤決策,更是加速了英特爾的節節敗退。
同樣是2006年,英特爾正面臨AMD的正面追擊。
在晶片行業,英特爾一直佔據著高階市場,以高效能的CPU著稱;但AMD這個始終追逐在英特爾身後的"萬年老二",卻憑藉高價效比一躍而起,在CPU市場的佔有率一度接 近50%,幾乎和英特爾平分秋色。
CPU市場被AMD蠶食之時,在地球另一端,依靠GPU發家的英偉達也已經開始暫露頭角。
依靠與臺積電的代工合作,初出茅廬的英偉達迅速佔領了細分市場。而之後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更是令GPU晶片迎來了自己的“iPhone時刻”,英偉達迅速成為全球顯示卡晶片龍頭。
長期的高額利潤,使英特爾形成了過分依賴CPU市場的慣性思維,未能及時發現市場對高效能圖形處理器的需求。直到2018年,營收下滑的英特爾才開始把目光投向GPU業務,然而此時的影象處理市場早已是英偉達的天下。
如果說英偉達在GPU上的顯著優勢,迫使英偉達重新審視其技術路線,那麼臺積電的崛起則是衝擊了英偉達賴以生存的產業鏈基礎。
1990年之後,全球晶片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面對晶片行業垂直分工的浪潮,IDM模式開始初顯頹勢。
IDM生產模式中,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和生產都是燒錢的遊戲,資金投入巨大的晶圓廠讓普通半導體企業難以負荷。根據資料統計,截至2023年,全球範圍內採用IDM生產模式的半導體企業已經從30個銳減到5個。
與此同時,以臺積電為代表的代工廠模式開始後來居上。低門檻的設計領域吸引了眾多新興企業湧入,專注於代工服務的臺積電迅速吸引了大量上下游公司合作,間接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格局。
比如英特爾在CPU市場的競爭對手AMD,在2008年就賣掉了資金投入巨大的晶圓體加工廠,而將晶片製作轉交給臺積電;蘋果最新發布的iPad Air系列產品中採用的Arm晶片也出自臺積電之手。
許多原本依賴英特爾的企業開始將設計外包,嚴重影響了英特爾IDM模式的可持續性,削弱了其市場主導地位。
除了接二連三的錯誤決策之外,英特爾還再次貽誤了AI時代的發展良機。2017年,OpenAI曾經主動尋求過英特爾的投資,計劃以10億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出售15%的股份;然而,正如在移動時代拒絕了蘋果一樣,英特爾的管理層認為生成式AI技術短期內難以盈利,最終又對AI時代丟擲的橄欖枝失之交臂。
此外,延遲釋出的10nm工藝也讓英特爾的產品研發能力飽受詬病。2015年7月,英特爾就公佈了10nm工藝技術,而量產釋出時間從2017年多次延期,直到2019年才實現量產。這一度被認為是英特爾技術落後於臺積電的證明。
2018年到2019年,儘管英特爾仍然坐擁CPU市場帶來的高額利潤,但在人工智慧浪潮中卻表現乏力,逐漸被競爭對手英偉達和AMD趕超。
2020年7月,英特爾CEO鮑勃·斯旺公開宣佈:公司未來的晶圓廠可能永遠無法趕上進度,可能回考慮用承包商來製造7nm晶片。
在華爾街的投資機構看來,這意味著英特爾公開承認從高階晶片製造的頂峰跌落。甚至有 美國媒體驚呼: 英 特爾的"驚人失敗"預示著美國晶片時代的終結。 至此,英特 爾市值蒸發接近3000億人民幣。
錯失與蘋果的合作機會、對ARM架構長期價值的忽視、晶片製程技術上的落後以及對GPU發展的輕視,使英特爾的經營表現日益糟糕。
時代終結
《財富》雜誌的某篇文章曾經寫道:一家公司或許能在一位糟糕的CEO手下存活,但連續4位糟糕的CEO,足以毀掉任何一個行業巨頭。
從全球半導體行業龍頭的神壇跌落,英特爾也積極在尋找種種方式自救,其中之一就是管理層的人員調整。
2000年至今,英特爾一共更換了五位CEO,這在人員架構相對穩定的晶片行業十分罕見。2021年2月,英特爾解僱僅僅任職兩年的CEO斯旺,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老將——曾擔任英特爾技術長的帕特·基辛格。
就任之後,基辛格宣佈了一系列激進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將晶片設計與製造部門剝離,向外部客戶開放晶圓製造產能;一方面在美國各地興建工廠,以獲取政府鉅額補貼等。
但種種舉措收效甚微。英特爾長期受挫的股價,足以說明市場的悲觀——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淨虧損16億美元,公佈財報當天股價暴跌26%,成為50年以來最大跌幅。
另一個讓英特爾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是美國政府的高額補貼。
在拜登參加美國大選之際,曾喊出“讓晶片製造業重返美國”的口號;而涵蓋了製造和設計等各個環節的英特爾,也被視作支撐美國“重塑晶片製造業”雄心的中流砥柱。
2022年,美國公佈《晶片法案》,將52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晶片製造業中;而英特爾則是其中獲得直接資金支援最多的半導體企業,有望獲得其中的85億美元用於投資建廠。
“對於華盛頓的很多人來說,《晶片法案》的成敗將取決於英特爾。” 美國獨立智庫卡託研究所的一篇文章評價道。
然而,由於英特爾業績表現不如預期,美國政府宣佈將會延遲《晶片法案》的資金髮放,這也就意味著英特爾必須透過嚴格的調查,業績滿足聯邦政府的預期,確保資金不會被浪費後才能得到補貼。
對於英特爾來說,從解決眼前的經營困境,到“重塑晶片製造業之夢”,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樣看來,接收高通的收購對於深陷經營泥潭的英特爾未嘗不是一條出路。然而,這宗科級史上最大的 收購案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
一名券商行業分析人士則指出,高通想要收購英特爾,需要克服兩個難題。
一是高通目前公司賬面資金不足。儘管 高通目前的股票市值已經達到了英特爾的兩倍,但根據最新財報顯示,高通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計77.7億美元,證券52.6億美元,自有資金總和為130.3億美元,並不足以收購市值超過930億美元的英特爾。
二是各國耗時漫長的反壟斷調查。由於高通、英特爾的晶片業務都遍佈全球市場,涉足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等全球各國,因此兩大半導體巨頭的收購計劃必須要透過各國反壟斷監管部門的審查,才能進行。
晶片被認為是“國之重器”,因此對於各國反壟斷執法機構來說,即使並不存在明顯危害該國的壟斷行為,也可能出於基於地緣政治等因素否決收購計劃。
如果收購能夠成功,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則會就此改寫。
首先,成功收購英特爾將會增強高通在移動、PC和伺服器的市場地位。
美國商業媒體快公司網21日分析稱,主營手機晶片的高通需要推進業務多樣化;而收購英特爾後,高通將立即成為最大的PC和伺服器處理器廠商,並獲得英特爾旗下的晶片製造廠。
高通是全球領先的無線通訊技術公司,一直在行動通訊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隨著AI時代的到來,它在半導體行業的激烈競爭中逐漸落於下風。
收購英特爾,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上的補充,將會成為高通突破移動裝置領域、進一步擴張的重要一步。透過這次收購,除了本身的行動電話晶片業務之外,英特爾應用於個人電腦和伺服器中的晶片業務也將被高通收入囊中。
英特爾在晶片製造領域的深厚積累,也將為高通帶來寶貴的技術和專利資源。在此基礎上,高通可以開發出更為先進的的晶片解決方案,並透過提升製造能力、拓展產品線等,最佳化全球供應鏈,實現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 科技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假如兩大巨頭成功聯手,高通憑藉英特爾的產業鏈供應鏈進軍PC市場,可能會成為一個橫跨移動裝置領域和PC領域的晶片巨頭,這將會對全球晶片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5G通訊公司工程師趙志宏認為, 假如高通成功收購英特爾,那麼,兩家公司將會透過內部資源整合,消除桌面、伺服器CPU與移動CPU之間的應用阻礙,實現技術應用產業的降本增效。
此外,收購成功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大中國晶片企業(如華為海思、展訊等)在高階市場的壓力。晶片產品的成本或許將繼續增加,這將使中國企業更難獲得市場份額,尤其是在高效能運算和移動裝置領域。
也有行業專家認為, 高通與英特爾的結合可能並不是一次“1+1>2”的強強聯合,反而可能面臨嚴峻挑戰。 因為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和企業文化都存在顯著差異,可能會帶來複雜的內部管理問題。
“技術融合的想象很美好,但執行的複雜性往往不那麼簡單。” 她說。
結語
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的柯達公司破產之時,曾經有人遺憾地評論道: “直到破產前一天,柯達仍然在生產世界上最好的膠捲。”
這樣的評論,也同樣適用於接連錯失時代機遇的英特爾。
數十年以來, 英特爾被稱為矽谷文化的最後傳承者。其嚴謹的工程師文化、奠基IT行業基礎的摩爾定律、製程工藝和研發技術上的創新能力,時至今日仍然是半導體行業的標杆。
然而,對於科技企業來說, 新興技術的崛起往往會催生新的產業形態,而一旦沒有跟上技術革新的節奏,即使是行業巨頭也可能無力迴天,最終跌下神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代的歡呼聲湧向移動時代和AI時代的後起之秀,昔日霸主的嘆息已 湮沒在塵埃中。
····· End ······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