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到訪!

葉國富半月賺23億,劉強東9年虧33億

2024-10-11 10:47:14 7

昔日被劉強東寄予厚望的戰略投資,最終變成了一個失敗的財務投資。京東在永輝持股9年,投資總額超64億元,減持後目前虧損約33億元。劉強東拋售永輝的決心何來,他在永輝超市究竟買到了什麼?

作者|週一圍

編輯|安心

2015年的國慶節,劉強東正值春風得意。10月1日,他與章澤天在澳大利亞舉辦了盛大婚禮。婚禮前不久,劉強東剛辦完另一場“聯姻”——京東與永輝超市達成戰略合作,並斥資43.1億元買入後者10%的股份。

那時候,O2O在中國炙手可熱,幾乎有頭有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入局。剛剛在美國完成IPO的京東也不例外,它將O2O列為戰略重點,由劉強東親自帶隊。

京東O2O聚焦生鮮,與擅長生鮮的永輝超市合作自然就成了京東O2O戰略的一部分。2015年8月,劉強東親自到福州考察永輝超市,稱讚其生鮮供應鏈模式“不可複製”。

圖片來源:海峽都市報

經過漫長的9年摸索,劉強東耐心耗盡,京東與永輝超市的聯姻走向終局。

9月24日,名創優品和永輝超市均公告稱,名創優品全資附屬公司駿才國際將受讓永輝超市現有股東26.68億股股份,每股價格2.35元,總代價為62.7億元。

這次永輝超市的股份出讓方之一正是京東:京東旗下的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分別出讓367,227,196 股和387,772,804股,共佔永輝超市總股本的8.32%。

2024年4月以來,京東已經在陸續減持永輝超市。截至9月30日,京東本年度共減持948529300股永輝超市股份。與名創優品交易後,京東在永輝超市的持股降至2.94%。

訊息釋出當天,永輝超市隨即漲停。截至10月8日,永輝超市連收6個漲停板。儘管近日A股震盪,永輝超市10月10日收盤價下行來到3.23元/股,仍遠高於京東的出讓價。

實際上,京東今年一直在割肉拋永輝,拋售均價約2.5元/股。目前京東已套現22.19億元,剩餘持股市值為8.6億元(按10月10日收盤價計)。

2015年官宣合作以來,京東陸續買入永輝超市的股票,總投資額約64億元。這意味著京東在永輝持股9年後仍虧損約33.5億元,等於被腰斬。

反倒是葉國富實現了精準抄底。截至10月10日,名創優品浮盈約23.5億元;接盤以來的半個月裡,其浮盈最高時近44億元。

持有9年虧33億退出,劉強東割肉拋永輝的決心何來?他在永輝超市究竟買到了什麼?

9年虧33億,買到了什麼?

2015年聯姻之初,京東和永輝都對接下來的合作報以高度期待。

京東當時對媒體表示,永輝超市擁有300多家門店,生鮮佔其營收的40%多,生鮮業務很強。京東和永輝可以線上上、線下進行O2O業務模式探索,並且在物流等方面形成互補。

永輝超市也在公告中詳細披露了雙方擬合作的內容,包括強化聯盟協同、積極探索線上線下合作模式及O2O業務發展;倉儲物流協作、共同挖掘網際網路金融資源。除此之外,雙方將建立高層定期溝通機制,共同商議合作重大事項。

圖片來源:永輝超市公告

官宣合作4個月之後,京東與永輝的合作終於真正開始落地:2015年12月1日,永輝超市北京魯谷店正式登陸京東到家APP。

這是永輝超市首個聯合京東開展O2O業務的門店。首次上線的品類以生鮮和超市商品為主,商品數量達1000個,周圍3公里內的使用者下單後可享受2小時內送達。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雙方合作一週後,首家店日均成交約300單左右,對門店營收的提振作用大概在6%-8%。京東預計,12月底前永輝位於北京的近30家店將全部登陸京東到家APP。

實際上,整個2015年京東與永輝關聯交易規模不足260萬元,主要是永輝超市向京東支付平臺使用費及技術服務費。

資料來源:永輝超市財報

製圖:好看商業

從永輝超市披露的關聯交易中可見,2015-2023年,永輝與京東關聯交易總金額12.94億元。其中,合作金額超過億元的年份只有2016、2022和2023年,分別為1.43億、5.27億和6.2億。

2017-2021年是“失去的5年”,雙方每年關聯交易規模不足百萬元,相對於京東和永輝的體量而言,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一場被被寄予厚望的合作,最終雷聲大雨點小?

在2018年4月舉行的永輝超市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透露了一些原因。

“我們跟京東也嘗試合作,之前我們提出,京東的生鮮由我們來供貨,來經營,但是沒有談得很成功。資料的運營方面我們會重疊,但是,我們想自己是一家獨立發展的企業。我們跟京東的合作商談已經兩年多,一直沒有什麼進展。”

他同時提到,“這個事情是動態的,如果永輝的供應鏈再強一點,網路體系更大一點,效率更高一點,話語權就會強一點。所有的商業合作,都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然後才能獲得相對公平的條約合作。”

從C端反饋看,雙方合作幾年來也沒有達到緊密協作的效果。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翻看最近幾年出現的幾百條消費者投訴,他們在產品質量、配送時效、售後等多個環節仍存在一些低階問題。

比如,一位使用者投訴稱,其於2023年9月26日在京東下單了永輝超市的一份月餅,系統預計2小時內送達。隨後店員告知稱沒貨了,但京東平臺顯示有庫存,消費者要求門店調貨再配送;結果到10月10日仍未發貨。

還有使用者投訴稱,在京東下單了永輝超市的商品,但商家送錯了商品,在之後的退貨過程中,商家與平臺相互踢皮球,客服售後能力低下。

合作態度背後,可能是源於彼此訴求的錯位。京東入股永輝,將其視為戰略投資,最看重的是永輝在上線領域的供應鏈能力。但永輝對京東的定位卻是“財務投資者”。

早在2017年10月,張軒松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永輝超市近年第一輪引資是為了供應鏈協調,所以引入了香港怡和集團;第二輪引資是為了達成科技上的共識,所以引入了京東,京東的角色是定位於財務投資者。

2014年,香港怡和集團宣佈旗下牛奶公司斥資9.25億美元認購永輝超市增發的新股,從而獲得永輝超市19.99%股權。直到此次出讓給名創優品前,牛奶公司在永輝超市持股21.08%,一直第一大股東。

京東2015年首次買入永輝10%的股份,之後幾年不斷增持,從永輝第四大股東晉升為第二大股東,2024年4月首次減持前,京東在永輝持股13.39%。

不難看出,京東希望透過不斷增持提高在永輝超市的掌控權。2023年8月,甚至有自媒體爆料稱,京東傾向全資收購永輝超市。但張軒松傾向於把京東作為純財務投資者,保住永輝獨立運營的自主權。

京東與永輝,如果只是浮於表面,淺淺地合作,這不符合京東投資的初衷。如果京東不能再進一步實現全資收購,加強京東與永輝業務的融合,那就退出,這很符合劉強東的風格。持有9年後半價退出,劉強東的決心顯而易見。

京東零售何處去?

O2O火了不過2年,到2016年,馬雲的“新零售”概念又佔了上風,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跟隨。2019年,京東提出了無界零售。實際上,它與新零售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說京東投資永輝是一次失敗的新零售探索,那麼,在永輝這場新零售試驗中,目前還沒有贏家。

牛奶公司在永輝持股10年,套現44.96億退出,較總投資金額浮虧 約9.22 億元。騰訊在2017年斥資42.2億元買入永輝的股份,目前為止還沒減持過,最新持股市值為15.46億,賬面虧損26.74億元。

永輝超市經過10年的新零售折騰,如今仍然在路上,且狀況糟糕。2021—2023 年,其營收同比分別下滑 2.29%、1.07%和12.7%,三年累計虧損 80.46 億元。

放眼全行業,昔日聲勢浩大的“新零售運動”如今已經偃旗息鼓,一地雞毛。可以說,零售業的這一輪探索失敗了。

當京東、阿里這樣的傳統貨架電商平臺還在新零售的泥濘裡跋涉,新的玩家悄然殺入了零售業。從低線市場起步的拼多多,不玩新零售概念,不搞多元化,僅靠低價密碼就吸引了幾億消費者,在規模和市值上超越了京東。

短影片起家的抖音、快手從直播電商切入,不斷侵蝕京東、阿里的份額。幾年前,主打服務電商的美團也開始涉足實物零售,如今也成為不可忽視的玩家。

受消費環境及電商競爭的多重影響,京東零售近年增長緩慢,增速甚至不及國內電商大盤。

2024年,京東不止減持了永輝,也結束了與沃爾瑪的股權合作。從今年的動作看,京東在清理新零售時代的殘餘資產,集中力量加碼新的方向——即時零售。

今年9月份,京東受讓了沃爾瑪子公司所持達達集團 8748.13萬股普通股和187.5萬股美國存托股份。至此,京東全盤接手了沃爾瑪所持的達達股份,京東在達達的持股比例升至63.2%。

達達旗下有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核心業務。達達快送是本地即時配送平臺;京東到家是本地即時零售平臺。

今年5月,達達宣佈將加速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將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全面整合升級為“京東秒送”品牌,旨在統一京東即時零售的業務形象,最佳化使用者體驗。

5 月18日,京東 App 在首頁核心位置上線“秒送”,覆蓋品類包括生鮮/菜場、水果、鮮果,藥品等。同時,秒送還上線了瑞幸、霸王茶姬等咖啡奶茶,漢堡王、永和大王等快餐的外賣服務。

早在2023年,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就曾公開表示,即時零售是京東提供更‘多快好省’消費體驗的重要一環,也是應對外部挑戰、實現穩健增長的重要一環。

今年初,京東零售確定了2024三大必贏之戰: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和即時零售。很顯然,即時零售被京東零售當成了新的增長的希望。

《“即時+”2023即時零售發展趨勢白皮書》顯示,2023-2030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25%,到2030年有望增至3.6萬億元,相當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

在增長稀缺的年代,哪裡有增長哪裡必然有競爭。除了京東,美團、淘寶、抖音都在大力發展即時零售。

過去幾年,京東在下沉市場、直播電商和出海方面的進展不力,甚至明顯遜於同行。找到新方向,打造出新增長點成為京東零售的當務之急。

在即時零售賽道,多家巨頭以及高短兵相接,競爭激烈。對於京東來說,這是不能輸的一戰。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