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到訪!

歐洲醫藥股將如何在“特朗普2.0”下存活?“美國化”或是一劑良方

2024-11-30 01:33:06 1

目前,歐洲諸多製藥集團正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巨大威脅。

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他提名的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兩人都兼具了“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和反制藥商情緒,這種組合對於擁有4800億美元市值的諾和諾德、2300億美元市值的羅氏集團、以及其他製藥公司來說,威脅更是翻倍。

而減輕這些風險的最佳方法是接近問題的根源。分析指出,或許更多的美國製造業投資,甚至是併購,可能會對這些公司的未來前景有所幫助。

諸多威脅

特朗普的勝利給製藥商帶去了巨大損失。自大選前一天以來,諾和諾德、羅氏、諾華製藥、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和賽諾菲這六大歐洲公司總計損失了860億美元,佔其股票價值的6%,而美國主要公司的總跌幅僅為2%。

業界普遍恐懼的一部分與衛生部長提名人選小羅位元·肯尼迪有關,因為他不信任製藥公司,尤其是疫苗。歐洲製藥商的訊息人士稱,他們擔心肯尼迪的反科學立場、以及缺乏公共衛生意識。事實上,美國製藥商應該也有同樣的感受。

然而,令一些歐洲同行更為困擾的是,特朗普和肯尼迪的議程可能有反歐洲的傾向,也就是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

今年9月,肯尼迪指出,立法者應該限制藥品價格,這樣製藥集團就不會向美國患者收取比大西洋彼岸更高的費用。他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這種差異與一個事實有關,即歐洲國家衛生當局傾向於代表整個地區與製造商談判,從而使它們能夠保持低價,然而這在美國是不會發生的。

當時,肯尼迪還以諾和諾德的減肥藥物Ozempic為例,指出它在德國的價格是美國現行水平的十分之一,並表示藥瓶價格這對歐洲人來說是一個敏感的領域。

與此同時,特朗普可能徵收的普遍進口關稅可能會打擊製藥集團,這會導致它們在美國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遭到嚴重破壞。

2023年,歐盟有33%的藥品是出口到美國的,美國通常是世界上利潤最高的市場之一。但若是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考慮在內,那麼除非製藥商能夠將擬議中的10%到20%關稅的成本轉嫁出去,否則他們在美國的利潤底線將受到打擊。

有何解?

矛盾的是,解決美國所有這些問題的解藥在於美國這個根源。

歐洲製藥商需要更加美國化:其一是促進美國的製造業,從而避免關稅,這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但是做出大量的承諾並選擇一個新的建址地點可能會贏得新政府的支援。

其二,併購交易也會有所幫助,例如諾和諾德母公司諾和控股(Novo Holdings)今年2月表示,將斥資165億美元收購美國合同藥品製造商Catalent,這意味著這家丹麥巨頭為自己買了一個方便的關稅對沖工具。不過這種策略的唯一問題是,併購在美國並不便宜。據媒體當時估計,諾和的投資回報率將低於3%。

此外,另一種策略是,歐洲製藥集團利用併購從根本上改變其收入結構,而不僅僅是擴大生產規模。例如,選擇從眾多以美國為重點的大型、快速增長的生物技術集團中收購一家,這個想法將啟動從歐洲製藥商向美國製藥商的轉型,將主要高管調往紐約,甚至在那裡上市,將是順理成章的下一步。

沒有人確切知道特朗普會對關稅或藥品價格採取什麼措施,而這些影響將如何波及世界其他地區則更加不確定。但投資者似乎確信,歐洲製藥集團的表現將最為糟糕,這就讓其更有理由轉向美國。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