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01:36:59 4
10 月 6 日,就前兩天大家還在國慶 happy 的時候,邁凱倫 “ 悄咪咪 ” 地釋出了全新超跑 W1 。
同樣是最頂尖的 “1” 系列,相比於當年 P1 在巴黎車展上萬眾矚目,這次 W1 多少是有點沒排面了哦。
甚至這個外觀,有一丟丟像。。。U9 ?
其實,那天是他們獲得首個 F1 車手兼製造商雙料冠軍的 50 週年紀念日,選這麼個日子,除了致敬一下歷史以外,更重要的是, W1 這次想主打一個極致效能。
邁凱倫給這車裝上了祖傳的 4.0L 雙渦輪增壓大 V8 ,經過重新設計後,可以爆發出 912Ps 的馬力,同時,他們還往裡塞了一臺源自 F1 賽車、 342Ps 、最大轉速 24000 轉的電機。兩者結合,可以提供 1340N·m 的扭矩,綜合馬力達到了 1258Ps 。
光念引數有點抽象,就這麼說吧,在電車馬力膨脹的現在, W1 零百 2.7 秒已經不足為奇,甚至還不如自家的 Artura ( 2.6s ),但是 0-300km/h 只需要 12.7 秒,極速 350 km/h ,這就真的是貼地飛行了。
這麼變態的資料,價格自然也是拉爆。這車全球限量 399 臺,售價約為 200w 英鎊( 摺合人民幣 1848 w ),在釋出前就已經被預訂完了。
賣這麼好,那我的車庫很快就能有一臺了,嘻嘻。
遊戲地平線 4 邁凱倫 P1
但是,由於三神車之一的 P1 實在過於經典,這幾天網路上對 W1 的設計,尤其是外觀仍然存在不小的爭議。可是在脖子哥看來,人家邁凱倫這不還是原來的味道,原來的配方嘛。
當初他們能和法拉利 LaFerrari 、保時捷 918 平起平坐,靠的就是小作坊的那種瘋批精神。而現在 W1 略微犧牲了外觀,為了速度拼命堆空氣動力學設計,就是秉承著 “ 功能決定設計 ” 的理念沒有改變。來來來,咱們一起品鑑一下這輛人類汽車工業的結晶。邁凱倫三代街道超跑( 從左往右:F1 、 P1 、 W1 )
首先這次 W1 的宣傳色用了邁凱倫經典的橙色,橙色與黑色的搭配之下非常顯眼,而且和 P1 那種整體化不同,在 W1 上這意味著兩個不同的功能區。橙色部分用豐富的線條,賦予車子更多藝術化、情緒化的設計,而黑色部分的車身則更多是有實用功能的部件。
就比如變化最明顯的車頭,橙色區域用了大量平直的線條,車燈也是水平翻轉了一下,給人一種很強的俯衝感。黑色區域則是各式各樣的風道,像中間那個鏤空的 “ 前備箱 ” ,車燈下面的黑色長條,還有下面一整塊包圍都是鏤空的,這些設計在以前的 P1 上是不會做得那麼誇張的。以前的笑臉邁凱倫 P1
順著風的軌跡來到 W1 的側面,簡直就是風的具象化。先看前輪,前軸中心點的正上方恰好就是前翼子板的最高點,這樣一來車身的流線會更好看,另外就是駕駛員在彎道中能夠根據翼子板的位置清晰知道自己車輪的位置,以便控制車身姿態。
然後流線到了後視鏡的位置開始分出兩條曲線,一條上揚的窗線延伸到車尾,賦予車身動感。另一條朝下的線條則是把空氣繞過擋風玻璃後的形狀給描繪出來,黑色的部分則是氣流繞過車輪後的形狀,兩股氣流最終匯聚在車門後側以邁凱倫 logo 為靈感設計的大風道里。
這樣設計除了美觀,最主要的還是實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超跑是怎麼進氣和散熱的,咱們的家用車一般都是前置發動機,所以空氣從車頭隔柵進去就是了。但是超跑的發動機大多設定在座艙後面,所以大多會採用類似 F1 賽車一樣的側箱進氣。所以,當寬體的車身正面撞擊空氣的時候,狹窄的風道會引導空氣透過,併產生衝壓效應,這樣經過擠壓之後流速加快,空氣就會湧進兩側的進氣口,散熱效果更佳,進氣量也更大了。
在這個過程中,邁凱倫再次體現了工程和設計的結合,把空氣動力學運用到極致。
根據 P1 設計師弗蘭克 · 斯蒂芬森的說法,當初他們除了兩側的進氣口,還在車頂安排了一個小小的渦輪進氣口,他們稱之為 “ 吸管區域 ” ,增加空氣的利用效率的同時,也使得在俯視車子的時候更有張力。
到了車子的尾部,其實邁凱倫當初在設計 P1 的時候就考慮過取消尾燈,不過最後還是因為法規限制妥協了,成了現在這樣細細一條的樣子。這樣細長的尾燈既可以減重,又能讓人一眼就辨認出來這是一臺邁凱倫。從正後方看,跟車身無縫銜接,頂級。
而且這次 W1 開創性的將尾翼也做成了尾燈區域的一部分,在開啟賽道模式之後,這個由四個電機控制的尾翼就會根據車速主動開啟並實現 4 向調節,最大可以向後延伸 30cm ,以及產生 1000kg 的下壓力。
啊?這又是什麼黑科技?
額,邁凱倫在影片裡面沒說清楚,實際上是開啟賽道模式之後, W1 的懸架會跟尾翼一起聯動,降低車身高度,前懸架會降低 3.7cm ,後懸架會降低 1.7cm 。目前邁凱倫並沒有說明具體的離地間隙會有多低,但是參考 P1 只有 5 釐米的話,估計 W1 還會更誇張。之所以趴得那麼低,為的就是用上源自 F1 的技術——地面效應。
這就好比咱們初中物理的經典實驗吹紙片,當車子趴的足夠低,空氣在底盤下面流通的速度加快,和車身上方形成了壓強差,這樣車子就會被死死摁在地上,提升了車子的操控跟穩定性。
而且為了增加地面效應的效果,這次 W1 還首次採用了 Aerocell 座艙,把底盤做成像賽車那樣的 “U” 形,前後高,中間更低,地面效應就會更加明顯。就是座椅直接整合在單體殼上無法調節,只能調踏板和方向盤了。
為了極致的效能,除了空氣動力學,邁凱倫在一些咱們看不見的地方也是摳出花來了。比如輕量化,碳纖維啥的都是基操,前懸用的是鈦合金杆 +3D 列印;電子剎車整合在一個卡鉗上,減重又省空間;連燃油車常見的啟動電機和發電機都給摳掉,全部交給這套源自 F1 的 E-module 混動系統負責。
左刪右減, W1 整車只有 1399 公斤重,比起 P1 成功減肥近 200 斤,推重比接近 1 :1 ,可怕。
最後再來說說這個內飾吧。這麼厚的桶椅,多設計一層的腰託、膝部側面的包裹,純純駕駛者之車。但就以脖子哥我的審美哈,邁凱倫這儀表盤和橫著來的轉速錶一直都不太合我口味,我感覺超跑還得是圓表嘛。( 咱們先前寫的布加迪陀飛輪就挺帥的 )
以上種種為了駕駛而服務的設計,組合起來就是世界三大 Hyper car ,邁凱倫 P1 的繼任者:W1 。由於還是剛剛釋出,具體賽道成績如何咱們暫時還不清楚,但根據官方自己所說,在義大利的 Nardo 賽道, W1 比自家的 Senna 快了三秒多。。。邁凱倫 Senna
不知道差友們看完這車啥感受,確實,從外觀來看,新的 W1 設計有點像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平直的線條帶來的感覺過於兇狠,沒有 P1 那種每一筆都是邁凱倫的痕跡。
畢竟當初對獵豹、旗魚等仿生學的運用使得 P1 的 “ 骨骼 ” 看起來就像外星飛船一樣精緻,以至於到現在過了十多年了都絲毫不過時。
但是,縱觀現在超跑的設計趨勢,其實大家都是在奔著賽化方面前進的,就好比阿斯頓馬丁的 Valkyrie 、賓士的 AMG ONE ,直接就是把自家 F1 車隊的東西通通往裡塞,賓士更是不裝了, F1 的那個 1.6T V6 直接拿過來,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造出來一臺能夠合法上路的 F1 賽車。
阿斯頓馬丁 Valkyrie
賓士 AMG ONE
而邁凱倫,論底蘊比不過法拉利、保時捷,這時再不推出一臺極致的賽道利器,恐怕這個寶座就得拱手讓人了。
誒,就 9 月, AMG ONE 又雙叕重新整理紐北最快量產車圈速記錄,直接把時間提升到 6 分 30 內( 6 ′ 29 ″ 090 ),這下邁凱倫咋辦呢?別想著美不美咯,能不能捍衛三神的地位,就看接下來 W1 的圈速了。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