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到訪!

「弘揚教育家精神·鄉村教師日誌」盤曉紅:心有歸宿不迷途

2024-08-29 11:18:21 11

盤曉紅。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周倜 攝
【人物】
盤曉紅,女,1970年出生,藍山縣楠市鎮楠市中心小學教師。她堅守鄉村學校36年,潛心教書育人,並帶領同事們積極探索美心教育,為學生成長打下堅實的德行基礎。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日誌】
“最好的狀態,不是從不失誤,而是從沒放棄過成長。”
今天,8月26日,晚上的月光再次鋪灑在學校。忙了一天的開學準備工作,索性下樓走走散散心。
明年就要退休了,真得好好珍惜在校園的時光。看著這所自己為之奮鬥了20年的學校,小宿舍、小教室、小廚房……我彷彿看到我和少年們的身影在閃現,穿梭在一隅、在山間。
成為老師,是1988年的事情。當年我分配到藍山縣匯源瑤族鄉工作,見慣大山深處的艱辛,也真切感受到彼時鄉村教育的薄弱。大家奔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念想,努力向前、向上,日子清苦卻純粹。
我以為自己安心做個教書匠就已足夠,但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感受到,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變得敏感、不懂感恩……
教育,似乎不應僅停留在“教書”的層面。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出了難題。
但,這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嗎?
2004年,我調任楠市中心小學。那年暑假,我決定用一雙腳走訪當地及周邊65個孤兒或留守兒童的家庭,用一顆心去感受不一樣的“破碎”和“需求”。
“你有沒有想過,這根本不是我們的錯?”
“如果我有得選,我能比你們所有人都好。”
我不記得誰跟我說過這些話。但當時,我也“破碎”了。
沒有哪一次家訪,我沒有流過眼淚。原生家庭的殘缺,加之長輩教育理念缺失及行為失之偏頗……縱然孩子們渴望向陽而生,但談何容易?
倘若窮途末路,唯有絕地反擊。
2005年,我決定把5個孤兒帶在身邊。上學時我們在學校同吃同住,雙休日我帶他們去我的婆家——多了5張嘴來吃飯,本就不寬裕的婆家一下子更為拮据……要說壓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很奇怪,這幾個孩子起初很封閉,但在安靜祥和的環境裡,聽著大人“正確的嘮叨”,逐漸變得乖巧、細膩。
改變,從悄然到明顯,在真實地發生。
“我可以叫你‘媽媽’嗎?我想做個好人,被所有人愛。”有天夜裡,一個名叫準兒(化名)的孩子偷偷拉著我的衣角說。
眼前這個11歲男孩上次叫“媽媽”,或許還是他咿呀學語的時候。而我,也頭一次見到他這麼有禮貌,居然還有害羞的一面。
我抱了抱他。此後,他們都跟著叫我“媽媽”——我驚覺,他們有歸宿了。而這,似乎就是改變發生的源頭。
可我一個人能帶養多少孩子呢?
吾生有涯。我不得不想想還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
2010年,我開起了“美心課堂”,主講德育。這個課堂本來只對學生開放,後來我大起膽子,面向鄉鄰家長。
起初不少人是不買賬的:來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是年邁老人;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壓根坐不住,跑出去抽菸、打電話,早退的不在少數;很多時候我去談心,但還沒等我開口他們就脫口而出“不會教”“教不好”“沒得教”……
你看,大人時常都無法嚴於律己,如何總想著“嚴以育人”?
我在想,教育孩子,必須引導家長拋開“上帝視角”,更要拋棄“雙標”。
“你教孩子做飯,就是在做勞動教育”“你要求他把房間收拾好,就是在教他嚴格要求自己”“你把自己收拾乾淨,就是在教他審美”……後來我換了種方法,怎麼簡單怎麼來,怎麼接地氣怎麼說,沒想到大家居然開始聽了。
也是,誰會輕易放棄自己的骨肉,放棄一個家庭的希望呢?
當然,我們的教學不斷升級。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家風古訓,講育兒道理……我想,不管他們能聽懂多少,只要我們在做,未來可期,凡事皆有迴轉。
效果漸顯!此後10多年直至現在,無論是“課堂紀律、課上互動、課後反饋、實際效果”,都說明了這一切。很多家長漸漸收起了暴怒、不屑、懶散、戾氣,開始變得出言有尺、心中有光、待人有度、育兒有方。
而這一切,終將會投射到孩子們身上。
零零散散、絮絮叨叨,裝不下過往36年的往事。明年退休後,可能熾烈回憶終究會迴歸平靜,甚至被人遺忘吧?
沒關係!
至少我曾手把手“養育”了10多個視如己出的孩子;曾見證一批批學子擁有或年少得志、或大器晚成的燦爛人生;曾陪伴山村少年懷著“山無遮、海無攔”的決心與生活抗衡;也感化了一批曾“忽視教育、漠視親情、無視未來”的家長知返……
山有頂峰,湖有彼岸,我亦堅信“萬物皆有回甘”。這片土地,也將會有源源不斷的守望者,陪伴更多孩子成為錚錚勁草,擁抱自己的春光。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周倜 整理)
免責宣告: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瞭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舉報/反饋
本文標籤无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