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01:32:19 2
作者丨江蘺 編輯丨蕨影
在暮年,惠普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戴維·帕卡德在傳世之作《惠普之道》中,構築了一套以“善待員工”為核心的管理哲學。
然而,在群敵環伺、業績承壓的當下,曾被奉為圭臬的“以人為本”論調,也不得不向公司成本控制的現實需求妥協。
10月16日,近期甚囂塵上的惠普臺灣分公司裁員傳聞終於蓋棺定論:將自10月起分兩階段進行裁員,此次調整首次涉及研發部門,預計將裁減20至30人,甚至包括副總裁級別的高層人員。
事實上,早在2022年,惠普已對外界宣佈,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裁員4000至6000人,以節省成本。
此番瘦身,固然少不了應對業績壓力,渡過行業深水區的考量。此外,“首次對研發部門大動作”“涉及高層”等關鍵詞,疊加傳聞其將招募200名工程師以減少對中國臺灣研發中心的依賴,標誌著惠普未來轉型計劃正如火如荼。
而作為老牌國際PC巨頭,惠普近些年來已經開始漸失聲量,上一次引發熱議還是今年8月份。當時英國億萬富翁邁克·林奇遊艇遇難,引出了涉及88億美元的世紀欺詐案。
拋開撲朔迷離的“富豪離奇之死”逸聞,惠普的落寞其實藏在行業發展的草蛇灰線之中。
01
裁員背後,諸神黃昏
2022年,在惠普宣佈裁員計劃的同一天,其釋出了2022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第四財季公司淨營收為148.0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2%;淨虧損為200萬美元,同比轉盈為虧;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調整後淨利潤為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
在釋出裁員計劃此後幾年,惠普的盈利狀況仍難言理想。2022財年第三季度以來,其營業收入經歷了連續下降。
2024財年第三季度,惠普實現 135 億美元營收,較 2023 財年第三財季增長 2.4%,這也是其自 2022 財年第三財季以來首次錄得營收同比增長。但在該財季,公司淨利潤則同比下降16%。
惠普頻亮紅燈的財務狀況,與近年來全球PC行業寒冬不無關係。
IDC的資料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下半年,包括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和工作站在內的傳統PC全球出貨量經歷了連續下降。
對於造成PC行業凜冬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低迷、PC市場創新能力的減速、手機等移動裝置對PC的部分功能替代、行業內競爭的日趨激烈。
事實上,被行業寒風波及的不止惠普。
聯想2023財年、2024財年智慧裝置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0.77%、9.67%。今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僅2.85億元,同比下降57.2%。
對於業績的下降,聯想控股解釋稱,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性、不確定性持續攀升,產業運營板塊貢獻的利潤受市場及行業波動影響同比下降;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的投資業務受市場環境的不利影響收益同比下降。
另一PC巨頭戴爾,儘管在近年來盈利情況尚好,但自2022年以來也面臨營收增長困境。
在半導體行業具有壟斷地位、全球PC處理器主要提供商的英特爾,甚至傳言將被收購。今年9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高通已經與英特爾洽談收購事宜。
在行業遇冷背景下,裁員和戰略轉型,似乎成了巨頭們緩解業績壓力的統一答案。
除惠普外,戴爾於2023年計劃裁員5%,但實際裁員人數為13000人。今年8月初,戴爾確認新一輪裁員計劃,預計裁減人數高達12,500人,並表示公司正透過重組市場團隊和採取一系列持續行動來精簡運作。
聯想在今年5月披露的2024財年業績報告中,全球員工總人數較2023財年同期減少了7500人。在財報“費用類別”中,聯想表示,鑑於行業挑戰,產生遣散及相關費用5500萬美元。
02
國產崛起,腹背受敵
作為全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市場是惠普一直以來深耕的主要地區。自198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近40年來中國惠普始終保持業務的高速增長,曾是惠普全球業務增長最為迅速的子公司之一。
但隨著中國產業變革浪潮,惠普正在新老品牌的夾擊下進退失據。在披露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之時,惠普稱其在中國市場遇冷,PC和印表機等產品銷售疲軟。
在印表機業務方面,近年來佳能、清華同方、雷蛇、神舟正在逐步蠶食惠普的市場;而在佔據其營收六成以上的PC業務方面,惠普的壓力更是不可謂不大。
一方面,根植於國內的聯想因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與惠普相比顯然更具備中國基因,因而長期佔據國內市場出貨量首位。另一方面,以華為為代表的新生代國產品牌也正在加速追擊。
國際品牌式微的同時,國產品牌正在提速崛起,無疑令惠普腹背受敵。
一則資料顯示,國際品牌的銷售份額已經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22.4%跌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15.7%。以Canalys釋出的中國大陸2024年第二季度PC出貨量報告為例,2024年第二季度,聯想以307.1萬臺的出貨量位居第一,市場份額為34%;而惠普81.7萬臺位居華為之後,市佔率也僅為9%。
在這份報告中,華為市佔率超過惠普,而同方儘管以1%的差距位居其後,但86%的年增長率表明了其擁有強勁的發展動力。
除上述品牌外,小米、機械革命、榮耀等國產品牌,近年來也紛紛推出搭載自研晶片的高效能筆記本,憑藉強大的效能和合理的定價,吸引大量消費者關注,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一眾國產PC品牌中,以手機業務為主的華為和小米更為特殊。基於在手機、平板市場上的銷量優勢,其在萬物互聯辦公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華為鴻蒙PC的宣傳中,“打破壁壘”“開啟全場景智慧生活”的宣傳語往往更能吸引追求新鮮感的新中產群體和Z世代。
儘管華為、小米的PC產品,目前在軟硬體方面的質疑聲音不少,但無法否認的是,新的變數正試圖重構國內市場格局。
惠普在中國市場的頹勢,另一重要原因或許與市場對其信任度下降有關。
由於地緣政治等因素,近年來對於美國科技公司“脫鉤斷鏈”的言論不斷。今年8月,惠普被傳正尋求將其一半以上的個人電腦(PC)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遷移目的地主要為泰國。
儘管惠普對此給予否認,但其臺灣分公司的裁員動作、在新加坡開設研發中心的決策,令市場猜測從未停止。這導致品牌信任度的降低雖無法量化,但仍可能成為其中國市場發展的攔路石。
可以說,留給惠普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03
AI PC,難成破局關鍵
隨著AI大模型在科技產品中的應用日益廣泛,AI正成為各廠商競逐的新經濟增長點,對於PC行業來說亦如是。
相較於手機產品,PC行業廠商接入AI的時間點並不算早。
2023年9月,英特爾最先提出了AI PC概念,同時宣佈啟動業內首個AI PC加速計劃。同年10月,聯想向市場展示了其AI PC產品,並於今年1月推出了包括聯想拯救者、聯想小新等多款AI PC新品。今年4月,聯想進一步推出了專為政府和企業客戶設計的商用AI PC——聯想昭陽AI PC。
戴爾也於去年12月推出了搭載英特爾AI PC處理器的靈越13 Pro;今年2月,又推出了商用AI膝上型電腦和移動工作站,包括Latitude AI PC系列、Precision工作站等。
今年5月,惠普釋出了包括面向大型企業使用者的EliteBook高階AI商務本、面向中小型企業客戶的戰系列AI商務本,以及面向算力使用者的ZBook移動工作站和新的Z系列AI一體機,宣佈正式進入AI PC市場爭奪戰。
相較於聯想、戴爾,惠普佈局AI PC的步伐稍慢,而在市場期待其厚積薄發、後來居上之時卻發現,其推出的AI PC產品與同行相比,並沒有帶來堪稱顛覆性的新鮮感。
事實上,在各大廠商大肆宣揚AI PC為行業注入活水之時,市場也不乏對該概念影響力的質疑之聲:尚未給出市場太多技術亮點、AI PC功能消費者使用頻率不高、成本問題等。
與AI手機相似,惠普們追求的AI PC,功能更多體現在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即便如此,新老勢力對AI PC的競逐依然激烈,惠普混跡其中,手上的籌碼並不算多。
對於惠普來說,裁員是最佳化成本戰略轉型必經的陣痛,背後折射的是這家老牌PC巨頭的業績焦慮。但如何解決大象轉身的問題,在人事調整、佈局AI PC之外,其尚需尋找新的答案。
作為一家巨無霸企業,惠普想要轉型並非易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意味著其改革不能動作太快。在行業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小心尋路和不斷微調將是常態。這也更加註定,其想要找到新的增長引擎,還要打一場持久戰。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