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到訪!

小鵬AI機器人來了!身高1米8,用上大模型,已進廠擰螺絲

2024-11-07 01:35:39 3

作者 | 許麗思

編輯 | 漠影

機器人前瞻11月6日報道,今天,在小鵬AI科技日上,小鵬最新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小鵬汽車10週年,何小鵬重回母校華南理工舉辦首個小鵬AI科技日,也是首次面向全球進行直播。智東西來到活動現場,並在釋出會後與其他媒體一起採訪了何小鵬。

“AI已經成為一個趨勢,沒有人能打敗趨勢,每一個行業都要跟隨趨勢向前在才能更容易成功。”何小鵬在現場說道。他還提到,小鵬可能是國內所有車企最重視AI的,可能也是國內最早量產大模型的車企,小鵬在AI領域建立起了自己的體系:AI汽車、飛行汽車、AI晶片、AIOS和AI機器人。

▲小鵬AI體系

在過去5年時間中,小鵬不斷地研究機器人,已在實驗室做了機器馬、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

小鵬上一次披露機器人研發的進展,還是在今年8月。何小鵬釋出了一則影片,展示了一隻機器手在手機上預訂一輛 MONA M03 新車的操作過程,並表示機器手靈活度高且擁有觸覺能力,未來可以在工業場景中處理非常精細的任務。

“過去五年裡,小鵬做了四代機器人,從四足機器人到雙足機器人,再從雙足點式機器人到雙足多點機器人。”何小鵬說。

最新亮相的小鵬AI機器人Iron,外形是1:1的擬人形態,靈巧手方面有較大的創新,並且應用了小鵬自研的圖靈AI晶片以及天璣AIOS,目前已經在小鵬廣州工廠進行實踐應用。

另外,現場的展區,還未展出Iron機器人的實體。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智東西參與對話何小鵬

一、首次推出擬人外形機器人,靈巧手能力突出

為什麼要將機器人做成擬人形態呢?何小鵬表示,從科研角度可以做的不像人,但是從規模量產角度,考慮使用者接受度和社會接受度問題,就需要採用擬人外形。

Iron便是一個完整的擬人形態:仿人結構設計,真人尺寸和比例,身高178釐米、體重70千克,擁有62個自由度。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復刻真人比例

小鵬在Iron的設計中,思考了人的心臟、肌肉、脊椎、大腦、小腦、眼睛、耳朵、嘴巴、觸感、溫感等系列能力,使其更加接近人類的生理特徵和功能。

手是人體最複雜的裝置,大部分場景下,手比腳的重要性都更加突出。

基於小鵬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Iron也實現了一雙靈活的手:15個可動自由度,支援觸覺反饋,還配備了新一代直線執行器和新一代微型手指關節,較上一代扭矩密度提升20%。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相比上一代,Iron的手進化了

在行走方面,何小鵬表示,相較於小碎步、生硬的行走,Iron在行走上也走得更加自然了。何小鵬還提到,機器人的行走不僅要擬人,還要實現行走能力和五感能力的配合,要讓機器人行走有像駕駛般的能力。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實現自然行走

二、使用小鵬圖靈晶片和天璣AIOS,已進廠生產小鵬P7+

今天釋出的圖靈晶片,也被運用到Iron裡。這是為AI大模型深度定製的晶片,算力可達到100%利用,除了AI機器人外也通用於AI汽車和飛行汽車。

並且因為機器人需要有巨大的算力跟巨大的模型進行訓練,所以Iron比小鵬汽車使用了更多的圖靈晶片。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採用的是圖靈晶片

AIOS不僅驅動車的變化,也會驅動機器人的變化。現場釋出了小鵬天璣AIOS,而機器人Iron和小鵬的汽車一樣,使用的也都是天璣AIOS,何小鵬說,期望天璣os跟機器人合併後,可以讓機器人自主思考。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採用了小鵬天璣AIOS

小鵬還把在明天釋出的P7+汽車上配備的AI 鷹眼視覺系統給了機器人。這個視覺系統不光是可以讓機器人360 度檢視周邊,還可以 720 度看到立體空間。就像人類的眼睛一樣,能夠更好地感知周圍環境。並且,機器人不鐳射雷達。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採用了AI鷹眼系統

同時,Iron已經在小鵬的廣州工廠初步實踐,即將釋出和交付的小鵬 P7+部分生產崗位已由機器人操作。之後,小鵬會讓機器人進入工廠更多崗位,也期望IRON能進入門店,與車主客戶一起交流互動。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在指揮流水線上的汽車生產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正在工廠整理雜物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正在擰螺絲

任正非最新講話:工程和技術有國界,華為還在掙扎中

▲Iron在看生產的相關表單

結語:機器人與無人駕駛殊途同歸

在何小鵬看來,機器人與無人駕駛汽車其實是殊途同歸。一方面,二者在技術上具有同源性,例如無人駕駛其實就是機器人最基本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過去,出行交通工具可能沒有自主思想,而在未來,機器人也以成為一種科幻的出行工具,它能夠自主思考、自主行動。

不過,機器人的發展還是一個漫長而遙遠的過程。“剛進去汽車行業的時候,我覺得投入100億就夠了,後來不夠,要兩百億,”何小鵬說,“但是對機器人而言,我做了五年了,越做越發現機器人需要更大的投入,因為機器人裡對AI的投入是巨大無比的。”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本站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舉報,壹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